孤独症儿童的沟通障碍不仅仅表现在口语理解和表达上面,还表现在非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上。其实普通发展的儿童他们在发展出口语之前就已经具备了很多非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如:普通儿童1岁左右就会用手指指示来提要求,会用摇头、点头表示拒绝和同意,会理解成人的手势。我们近距离指一个东西时,他知道去拿;我们指向远距离的物品时,他会看向那个物品;我们招招手,他会过来;我们拍拍椅子,他知道要坐下等等。
非语言沟通在我们人类社会的日常沟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包括手势、眼神、动作、表情几个方面。既然是沟通,那一定是双向的,一来一往的。孤独症儿童不是没有这些非语言,而是他们无法将这些非语言运用到沟通上面。如:我需要一个物品时,我会指向那个物品,然后在看向人,意思是“我想要那个物品,你可以帮我拿吗?”可是孤独症儿童通常只会指,不会回头看;或者不会指,只会拉成人的手,也不会看向成人。
台湾人幼的洪筱薇老师曾经讲过,沟通具有三要素:眼神、声音、动作,其中必须具备两个要素,才能达成有效的沟通。孤独症儿童通常只有声音,也就是语言,而缺少另外两个要素,这其实也和我们在教导时太过于强调口语有关,而忽略了非口语实际上应该在口语出来之前去教导,就像普通发展的儿童的顺序一样。因为当口语出现了之后,孩子有了一个沟通工具,就不太愿意去运用非口语的沟通,如果要教导,也是很难的。
接下来,从接受性非语言和表达性非语言两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教导孤独症儿童的非语言。
一、接受性非语言理解
接受性语言理解包括手势、眼神、动作、表情几个方面,对于孤独症儿童最重要的就是理解手势。
普通儿童在六个月左右就开始理解成人的手指指示,当在他的面前放几个物品时,成人用手指去指其中一个物品,儿童就会去拿这个物品,如果你伸开手在他面前,他就会将这个物品放在你手上。根据普通发展的孩子的特征,我们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教导孤独症儿童理解手势的意义。
第一阶段:让儿童坐在桌前,放3-5个物品,范围在50厘米内,然后我们用手指触碰其中的一个物品说“要这个”,注意不要说出物品名称,看他是否理解。如果没有反应,可以多点一下;如果还是没有反应,立即辅助他拿物品,直到他可以独立反应三次以上。
第二阶段:将物品放在桌面1米内的范围,然后指向某个物品,手指不用碰到物品,说“我要那个”,观察儿童的反应。如果没有,可以延长手指指物的时间到2秒;如果还是没有反应,可以缩短手指与物品之间的距离,直到他理解并去拿这个物品,然后再逐步撤退到正常的距离。
第三阶段:在3米以内的范围,摆3-4把椅子,放在不同的方向,儿童坐在成人的对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成人手势的位置上,成人用手指指其中一个椅子,告诉他“到那边去坐”,观察他的反应。如没有反应,应该立即辅助,最好是有另外一个人辅助,不要拉拽儿童,尽量用手在后背上轻轻的推一推他,让他起来去坐椅子。接下来继续指向不同方位的椅子,直到他可以独立三次以上。
第四阶段:在一个20平方米左右房间内,不同的方位站一个人,大概4-5个人,重复第三阶段的步骤,说:“你到那边去”。注意!不要说出人的名称,辅助的方法和第三阶段一样,直到他可以独立理解三次以上。
二、表达性非语言沟通
表达性的非语言沟通也是一样,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和表情。这些要素不可以独立存在,必须要有两种以上的存在,才是自然的非语言沟通,但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教导他们的非语言沟通也是需要分步骤的。在普通儿童的发展顺序上面,非语言沟通一定是出现在口语之前的,所以我们的教导一定要趁早,当孤独症儿童没有出现口语之前,就要教导非口语。
第一阶段:触碰指物。选择孩子的强化物,拿在手上,当他伸手来拿的时候,马上辅助他的手指向这个物品,食指触碰到物品时,说出物品的名称,然后给他。多次重复这个过程,逐渐撤退辅助,直到他可以独立指向物品。注意!不要说“你指一下,指一指”这些语言。
第二阶段:近距离指物+眼神。选择孩子的强化物,放在桌面上,在让他坐在桌子前面,可以拿得到物品的距离。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人在他的后面辅助,当孩子去准备拿物品时,后面的辅助者立即辅助他指向那个物品,不需要触碰到物品哦。教导者还是说出物品名称,然后给他物品。当这个阶段的手指指示可以独立的时候,我们可以等待孩子1-2秒,观察孩子是否可以抬头看向教导者,如果没有的话,教导者可以发出一点声音,吸引他的注意力,逐渐再撤出这样的声音辅助,直到孩子指向物品之后,可以主动看向教导者。注意!辅助者不要去碰孩子的头,千万不要!
第三阶段:远距离指物+眼神。选择孩子的强化物,放在他可以看见但不可以拿到的地方,当孩子有拿取物品的动机时,如:手伸向物品,或者拉成人的手去拿物品时,辅助孩子指向那个物品,逐渐撤退辅助,直到可以独立指物之后,重复第三阶段加入眼神。
非语言沟通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导他们的口头表达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一个自然的沟通反应一定包括语言和非语言。只有学会了非口语和口语的沟通,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也有部分孤独症儿童终身无语言,如果他们能学会部分非语言沟通,也能帮助他们表达一些简单的需求。